农业机械产业网

资讯

火爆俞敏洪直播间的北纬47度鲜玉米,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

2021-12-31

火爆俞敏洪直播间的北纬47度鲜玉米,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

百年新起点,农业发展正劲。日前举办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,“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,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饭碗主要装中国粮。”东北平原,沃野千里,作为我国较重要的商品粮基地,从“北大荒”到“北大仓”,再到如今的“中国粮仓”,东北大地的战略意义不断被刷新。

稻麦扬波,大豆摇铃,玉米结籽,希望孕育。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,直播等新形式涌入,又到一年收官冲刺时,新的故事也正在上演:2021年12月28日,俞敏洪农业直播上线,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 等农产品被带入俞老师的直播间。

小屏之内,“新农人”四季耕耘、“新农品”有口皆碑、“新农活”开花结果,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,更新美妙一章。

一次直播,擦亮万年黑土孕育的绿色品质

“我们选的不是较便宜的农产品,我们选的是较好的农产品。「北纬47度 」鲜玉米我经常吃,非常好吃,它来自北纬47%uB0齐齐哈尔的黑土地上,确保了玉米鲜香、原始的味道。北纬47度 的志向非常远大,他们希望把真正的本味带到餐桌上。”

28日晚,出现在俞敏洪直播间的众多农产品中,话题量较高、较有情怀的,莫过于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。实际上,在直播开始之前,品牌创业团队发出的一支致敬短片《种籽》,就已打动无数网友。短片以“一颗玉米种籽”的角度,致敬俞敏洪“育苗到育人”人生经历。为黑土地而来,回归到黑土地去,是俞敏洪和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共同的农业梦情结。

直播当晚,俞敏洪说道:“又变成了一个农民的日子,看到农产品就像看到亲人一样。我们今天多卖出一个农产品,意味着多一个农民家庭团聚了。”

“农民的儿子”,这是一直以来俞敏洪给自己的定位。不论是出身田野到农村教育,还是转型做农业,他始终不忘根本,喜欢大地带给他的亲密感和幸福感。此次牵手的「北纬47度」品牌本身,也有着与其相似的,对土地的热爱,和对农业的情怀。

东北的“北纬47%uB0”,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,有着“耕地里的大熊猫”的美誉。这里的冬夏温差高达70度,年均日照2600小时,全年的纯净空气,天然弱碱性苏打水,为农作物供给了较佳的生长环境。身处万年黑土孕育的“黄金玉米种植带”,「北纬47度」,在此而生,以此为名。

承载着“中国饭碗装中国粮”的嘱托,「北纬47度」的初心,就是为中国人提供更高品质、更安全可靠、更新鲜美味的农产品。而这份初心为产品赋予的“高品质”,也是「北纬47度」受到网友追捧的原因:在工艺上,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经历八重工序层层筛选,从采摘到入库实现“3小时鲜制”;在营养上,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不仅被誉为“黄金粗粮”,且含有丰富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E、叶酸、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。

俞敏洪选择「北纬47度」品牌背后,是双方对东北黑土地与现代化农业的深刻构想、热切盼望。走向品牌发展深处,我们发现,「北纬47度」的走俏并非偶然。厚积薄发之上,更令人心潮澎湃的,是其所展现出的农业发展三方面的“新”合力。

一种探索,点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“新”火

一个农业品牌出圈背后,首先,须依靠一群践行理想、富有朝气的“新农人”。

2020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(2016—2025年)》,把“青年就业创业”作为一个重要发展领域。近年来,从丁真到张同学,从“海归硕士弃绿卡回乡卖枣”到“90后国企员工辞职打理石榴园”,一个个典型案例,讲述着年轻人奔赴农业的星辰大海。对东北这片农业大地而言,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,让年轻人带头引老乡、回家乡、建家乡,中国人的饭碗,才能端得更稳。

多年来,农人出身的俞敏洪,积极扶持中国年轻人走上创业道路。而「北纬47度」做好中国“新农人”的决心,让他找到了启发。

「北纬47度」是一个平均年龄27岁的中国青年创业者团队,他们出身东北、热爱东北,更愿意建设东北。俞老师的支持,只是他们产业壮大的一角。做「北纬47度」更大的价值在于,他们将知识、技术赋能农村,让年轻人离真实的农业生产更近、让上代人离先进的科技更近,让城市人找回了血液深处的“乡愁”,也给参与“乡村振兴”带来息息相通的认同。

“新农人”的加入,让更多研发与耕耘的成果从田野走向餐桌。而他们创造出的既有品质、更有品牌的“新农品”,是这个过程中令人信服的载体。

近年来,农业品牌化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产业策略。玉米本就是世界大粮食作物,又恰恰迎合了中国人对食品营养的要求,市场前景斐然。2020年开始,中央以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为重点,逐步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。但摆在「北纬47度」面前的难关是,新疆瓜果甜无人不晓,北海道食物人人称道,东北的农产品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,却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缺乏“名品效应”。

由此,「北纬47度」走出了“农业品牌化”和“农货高端化”两条路:一方面,打造农产品标杆,让「北纬47度」鲜玉米走出东北,成为“北海道巧克力”一样的“世界名品”;另一方面,将科技渗透到农业劳动中,为农货撕掉“土”标签,让农产品卖出好价,让农民的辛勤劳动“掷地有声”。

小屏滚动大产业,小产品投射大视野,更重要的是, 融入数字技术、改天换地的“新农活”,为农业注入了时代的动能。

一重,是产业的“升力”。

「北纬47度」创业团队张斯文提到,刚回到东北时,他发现多数地区农业以小规模和分散经营为主,依靠传统种植经验,生产技术水平、生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导致经济效益有限。

「北纬47度」通过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,和无人化驾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,将传统以人的经验为中心的生产模式,转变为以数据驱动的标准化生产模式,减轻农民劳动压力,解决传统农业对资源要素过度依赖的问题,促进农业增效,让农民们不再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。

北纬47度黑珍珠鲜玉米,富含自然花青素

二重,是可持续发展的“恒力”。
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东北黑土地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,土地质量下降,环境受到影响。「北纬47度」嫁接3S、GIS技术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建立模型找到作物生长的规律,在以良种良法让作物品质更好、产量更优的同时,更通过科学施肥、秸秆还田等农机、农艺结合措施,提升耕地地力。

一只鲜玉米,是更环保、可持续的耕耘,是对黑土地的“守土有责”,把技术洒在了泥土里,让产品美、田野美,也把数字化“玉米种籽”种在了人们的心坎儿里。

三重,是共富的“拉力”。

好直播是“视窗”,好产品是“切口”,它所依存的,是领头企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践行。据悉,「北纬47度」未来计划用3-5年,建设以农业大数据决策指挥中心为核心,以全过程全要素数据采集分析为基础,以“天空地”信息采集体系、标准化种植管理体系、种植全流程溯源体系等为支撑的数字农业,更利于将种植技术进行复制推广,还将赋能上下游伙伴协同发展,形成“共富产业链”格局。

让黑土地成为高品质食品的“代名词”,让中国人爱上中国粮,「北纬47度」“受任于土地”,以更领鲜的产品砥砺前行。当然,这只是一个开始——从一次直播到一个品牌,从一次模式探索到一整条产业带上的动人故事,辈出的农业“新新之火”,正让这片黑土地更加生机勃勃,让农业发展的未来愈发充满想象。

相关推荐

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>